学术讲座
方在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聘任仪式暨“‘二战’期间德国‘核计划’未能成功的原因探析”讲座举办

2024年5月28日上午,方在庆研究员紫江讲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方在庆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。系党委书记瞿骏、系主任梁志出席聘任仪式,我系师生代表参会。


图片


梁志简要介绍了方在庆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,强调其加盟我校将极大加强我系在科技史、科学哲学方面的研究力量,瞿骏为方在庆颁发聘书。方在庆发表获聘感言,表达了对华东师大的感谢,充分肯定我校在科技史方面扎实的研究基础,对未来深入参与科学研究与人才合作培养表示期待。


图片


聘任仪式结束后,方在庆做题为“‘二战’期间德国‘核计划’未能成功的原因探析”讲座。他首先从一张奥本海默、罗斯福与海森堡、希特勒的“对抗图”讲起,联系去年年末“爆火”的《奥本海默》影片,将话题引向剧中奥本海默的“对手们”,即以海森堡为首的德国科学家们,提出为什么他们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研制原子弹这一问题。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“二战中德国已经十分接近研制出原子弹”的说法,方老师认为并不成立。人们缘何相信这种说法?而又是什么因素直接影响了“二战”中德国“核计划”的失败?讲座分四个部分对此进行了解答。

图片

首先是“二战”前德国的科学状况。以1933年前各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为例,德国科学家在物理学、化学等奖项上的获奖相较于美、英、法三国有明显优势。除此以外,德国还拥有众多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所。这样的状况让德国人对自己的科学实力产生了高估,也增加了外国人对德国实力的“误解”。

接着,讲座聚焦于德国研制核武器基地“铀俱乐部”的组织和运作。结合案例分析了“铀俱乐部”成立时存在的邀功请赏、意识形态挂帅等现象;而在资源分配问题上,“铀俱乐部”错误选择重水作为中子减速剂,且在战争后期面临铀材料的短缺,进一步延缓了研制进程;而研制核武器作为宏大的系统工程,俱乐部内的各研究所采取各自为阵的做法,为最终计划草草收场埋下了隐患。

第三部分围绕着海森堡这一学术领袖的魅力与局限展开。通过比较海森堡与奥本海默两人在品性上和工作中的差异,指出海森堡的性格特点导致他未能很好地发挥领导作用,而研制过程中的一些误解和错误则“雪上加霜”,进一步加大了技术难题,使“核计划”最终未能取得突破。

最后,讲座从政治和军事背景、内部冲突、人才外流、被英美学界封锁和对立、物理学家以自身存在为第一考量五个方面分析了德国“核计划”失败的原因,并将德国“核计划”与美国曼哈顿计划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比较,更为直观地揭示了两个计划“一成一败”的背后原因,并总结得出的五条启示。

图片

在讲座后的问答环节中,方在庆就二战中的“大科学”实验室、左右“核计划”成败的主要因素、“民主”与“集权”式项目管理的影响等问题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
图片

det365在线融媒体中心

编辑:颜雪纯

投稿邮箱:lsrmtzx2020@163.com